bob主站:防潮保温反射膜材料,户外耐候膜,箱体耐候膜,充气建筑气囊材料,压花夹筋打孔反射材料

在这里洞见“人工智能+”

时间: 2024-04-13 06:11:25 |   作者: 产品展示

  3月底,华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大赛2023—2024中国创新赛总决赛(以下简称“总决赛”)在厦门举行,来自31所高校的50支参加总决赛的队伍从生产生活场景入手,采用人工智能+鸿蒙、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ICT技术提出解决方案。总决赛现场呈现出“AI是未来”的趋势。当天还举办了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专家、高校领导、华为专家、华为ICT大赛获奖队伍指导老师等近200位嘉宾围绕数智时代下AI产业与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深入探讨ICT人才发展及培育新方向。

  如何抓住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从这场超10万人参加的大赛中,如何洞见“人工智能+”重塑千行百业的新未来?

  由华中师范大学谭婷婷等人组成的“塔塔姜火”团队带来的“基于MindSpore的智能问诊医药系统”项目,获得总决赛团队特等奖。谭婷婷说,该项目的发明灵感是受日常生活所启发。“求药,突然觉得发冷,是吃999感冒灵吗?”“我喉咙不舒服,求推荐有效药物。”华中师范大学女生宿舍大群里,“嘀嘀嘀”响声不停,给予她启发,何不建立一个智能问诊医药系统,实现24小时自助问诊,日常小病再也不怕了。

  “我们使用微调大语言模型搭载医药知识库和急救指南,利用LangChain框架构建问诊大脑,同时以Atlas 2001 DK A2模拟智能药柜终端实现人脸绑定、语音交互,助力线下问诊。”谭婷婷说,通过鸿蒙APP可实现线上问诊、购药,建立后台医药管理系统监控药品数据。该系统不仅让问诊流程更简单、耗时短,还弥补了医疗资源短缺、解决夜间购药难题。为了确认和保证用药安全,系统只推荐非处方药。有这样一个24小时在线APP,能够对患者的病症做多元化的分析,并且及时把药物送到患者所在的位置。

  由新疆大学“天山雪莲”团队带来的电子导盲犬引起人们的兴趣,该成果获得总决赛二等奖。团队负责人石楚伦介绍该发明的工作原理:对着手机里的小程序说出目的地,电子导盲犬灵活地通过机械腿在前方引导,执行相应指令,带领其通过马路、楼梯等环境。“前方有障碍物,请向右转。”遇到障碍物时,电子导盲犬就会及时提醒。“我们利用华为云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结合华为先进的语音服务SIS、昇思MindSpore AI框架和华为云地图服务实现了从点到点的动态导航与环境适应,确保了导盲路径的最优化。”

  初步的智能人机交互、智能过街引导、智能室内引导等功能,这只导盲犬都能做到。“我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士,电子导盲犬明显降低市场上视障辅助设备的价格,将成本控制在3万元以内,远低于传统导盲犬15万至20万元的培养费用,同时解决了长期训练和日常护理的复杂性。”石楚伦说。

  距离“天山雪莲”团队不远处的福建农林大学“FAFU智慧渔业”团队,则把心思放在了“水上机器人”身上,该项目获得此次比赛三等奖。队员们正热情地介绍着团队带来的水质巡检与清污救援的渔业养殖机器人系统。

  这个由传送(打捞)带、摄像头、同步轮传动装置等组成的机器人,采用了物联网三层架构设计,建立渔业养殖通信网络、船联网三级网络、水上救援指挥网络,并利用华为云平台实现数据流转。“通过嵌入式开发和自建私有云,实现渔业养殖管理、水面垃圾清污及水上救援等功能。”“FAFU智慧渔业”团队队员朱晨熠说。

  这次亮相的项目几乎都围绕着“人工智能+”做文章。结合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境、能源、农业、文化等行业痛点,采用人工智能+鸿蒙、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解锁出了更多个性化应用新场景。例如,智慧农业巡检机器人、壁画修复与生成模型、清洁能源发电预测管理系统、聋哑人手语翻译系统、留守儿童学习陪伴助手等。

  清华大学教授刘卫东认为,本次大赛覆盖面广,参与团队多,兼具专业性与普惠性,可以广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创新项目出现,特别是原创技术层面的攻关,实现从0到1的真正突破。”

  尽管这些项目场景应用场景范围仍需要扩大,但随着大模型及具身智能技术的出现,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评委都深信,更多的项目研发与产业应用升级将不断迎来破局与出新。特别是随着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快速地发展,数字人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AI发展跨越拐点,从‘预测推断’走向‘内容生成’,从专用走向通用。”华为ICT产业战略规划与发展部部长惠涛在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把ChatGPT的火热出圈,比喻为“AI界的‘iPhone时刻’到来”,并且提到,大模型作为未来社会技术突破与变革的关键力量,将深刻影响未来产业格局。

  此前,有人把人工智能比作水,预言它将滋润万物;有人把人工智能比作电,期待它为一切行业赋能。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应该是AI和大模型应用的爆发之年。

  惠涛特别指出了一组数据:2021年AI行业渗透率仅7%,但2024年将达到35%,2030年将达到50%。“50%意味着任何一个行业,有一半的场景都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中国正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新信号。从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先后提出“互联网+”“智能+”,再到今年围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作出部署,首次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报告中。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创新驱动力。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当前,AI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公司数超过4400家。”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中国战略与Marketing总裁卢广说。

  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突飞猛进,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领域,也成为各地争相抢占的产业新赛道。

  去年底,《福建省促进AI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出台,从提升算力基础建设、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典型场景培育等方面出台十条措施,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福建已陆续认定并公布2批次64个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上述场景运用了机器视觉、智能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算法设计、机器人及大模型等当前主流人工智能技术,涉及制造、医疗、交通、金融、教育等10余个行业。例如,制造领域重点应用在辅助设计、缺陷检测、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医疗领域重点应用在慢阻肺、肝病等疑难杂症辅助诊疗,金融领域重点应用在风险防控、指标预警等,交通领域重点应用在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

  目前,厦门正在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过200亿元,协同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从业技术人员超过2万人。

  福州设有多个人工智能产业园,集聚了众多的优势资源,强化了科技创新集群效应。其中,长乐纺织重镇在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实现了传统纺织业的数字化转型,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长乐联达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彬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及人工智能时,特别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以前,设计一直是公司最头痛的环节,好设计师一直是行业“香饽饽”。如今,可以借助AI辅助设计大师,在纺织生产过程输入一段文字便能生成对应的图案,再经过修改就能满足客户对布匹样式的需求。

  周彬口中的“AI神器”,由福州市数字产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基于昇腾AI打造而成,在盘古画画大模型的深度解析之下,企业设计周期得以大大缩短。“以文字形式输入客户需求,30秒就能生成一组设计方案。经过设计师调整,马上就能下发给机台生产。”

  如,2023年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背后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发,创造了大量AI方面的人才需求。2024年以来,随着各大主流APP开启鸿蒙原生应用开发,HarmonyOS也重新刷新了移动APP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去年底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2023泛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显示,2023年1—8月,新发AI岗位平均月薪超4.6万元,人才供需比仅为0.39,相当于5个岗位争夺2个人才。

  根据安永与华为联合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全国ICT人才缺口将超过2000万,其中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尤其稀缺。同样值得警惕的是,5年内,就业群体约有44%的技能要求会发生改变,传统技术人才面临迫切转型。

  在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华为ICT产业战略规划与发展部部长惠涛特别分析了Open-AI的ChatGPT团队的人才结构组成。“该团队的87名员工中,研发人员为77人,占比达89%。其中,来自斯坦福、加州伯克利、麻省理工等知名院校的毕业生不胜枚举。”他更犀利地指出,敢问我们有哪家科技企业是这样的人才结构?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产学研用创”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本次华为ICT大赛也是首次与高校联合举办。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颖说,这是创新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举办高水平科创竞赛是推动“新工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师生创新能力和检阅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次创新赛总决赛评委组组长、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傅育熙认为,高校应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把握时代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科技人才。“要进一步打通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通道,不仅限于‘一个项目、一笔经费’的传统方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合作。”

  参赛队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类似华为ICT大赛等赛事的举办,一方面能够培养自己运用新技术、新平台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个人对市场风向以及重点行业需求的敏锐度。

  本次总决赛特等奖获奖团队——西北工业大学“智慧医心”团队成员苏萌说,参加此次大赛增进了对前沿技术及行业的了解,有助于自己后续课题研究的开展与毕业论文的设计。同样是特等奖获奖团队,华中师范大学“塔塔姜火”团队成员谭婷婷说,从项目研发到落地的过程,是一步步抽丝剥茧、团队协作提升能力的过程。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而当记者问到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时,两名学生不约而同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个2018年4月才被教育部认定设立的专业。福建在2022年出台《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新增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省内不少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这也是当下报考和就业两个维度上的最热门专业之一。

  郑州轻工业大学“曙光奇迹”队队员正在展示“基于昇腾AI的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系统”。该系统所设计的手势语训练与翻译智能手套,可以训练并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沟通技能。

  3月30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中国创新赛总决赛在厦门大学举行。 (主办方供图)

  福建农林大学“FAFU智慧渔业”团队正在展示水质巡检与清污救援的渔业养殖机器人系统。

  “福建一直以来很重视推动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优秀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共同推动ICT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并从人才认定、项目支持、就业服务等多个层面出台措施,全方位加强对ICT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不断推进,福建也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ICT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和实施方案。”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吴伟平说。

  去年底,厦门大学OpenHarmony(开源鸿蒙)技术俱乐部揭牌成立,这是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Atom Foundation)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项目,OpenHarmony的目标是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基于开源的方式,搭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促进万物互联产业的繁荣发展。

  “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师生主动优化新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验与实践教学课程,还注重通过与华为等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厦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李成说。

  华为在2013年启动了“华为ICT学院”这一校企合作项目,也仍在持续丰富ICT学院的内涵。华为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既斌提到,未来三年,华为将持续加大与高校合作,建设100门精品课程,发展1000家ICT学院,赋能1万名高校教师,支撑年度100万人的学习。“我们坚持做 ICT人才培养‘使能者’,将长期积累的经验、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标准分享出来,联合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合作伙伴,通过产研融合、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ICT人才生态。”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提法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实融合指明了新路径。但“人工智能”背后的“+”,并非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福建是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当“人工智能+”正重塑千行百业时,福建也有不少动作:去年,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上线,成为我国东南地区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出台《福建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旨在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在百模千态热潮中,福建正在描绘新型工业化浪潮下AI产业的全新图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纵观全球,随着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不断涌现,技术人才争夺战也日趋白热化。华为的ICT大赛正成为提升大学生ICT知识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绝佳竞技舞台,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通过大赛将政府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连接在一起,共同促进高校ICT人才的教育、成长及就业。

  人才生态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携手,瞄准新形势和新风口。一方面,需持续推动完善ICT人才政策,打造ICT人才高地;另一方面,期待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与院校、生态合作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携手打造AI时代的人才生态圈,搭建交流合作的共享平台,打造ICT人才的“成长摇篮”。(记者 林霞)